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教育部通知:开学时间一再推迟!孩子请别假装努力,结局不会陪你演戏!

    信息发布者:xiaofuhuo
    2020-03-09 16:33:45    来源:莲山资源   转载

    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2月开始,全国各地中小学生轰轰烈烈地上起了网课开学时间也是一再推迟!

    孩子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月,习惯了安逸的生活,现在要每天打卡上课肯定会有抵触。但是,我想对孩子们说,上网课很累、很苦,但是别忘了那些为了给你上网课辛苦备课的老师,别忘了父母为了让你安心上课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

    孩子,请别假装努力,结局不会陪你演戏。

    比你条件艰苦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你凭什么不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奋斗?

    前几天,两张“网课”照在网上刷屏。第一张被网友称为现代版的“凿壁偷光”。

    14岁女孩郭翠珠,因要上网课,家里又没网络,所以只能来村支部蹭网学习,父亲默默地蹲坐在角落陪伴女儿。

    郭翠珠说:“白天我们上的名师课堂,晚上老师在线辅导,我爸爸手机流量不够,所以到村里学习。”

    为了不落下老师讲的课程,郭翠珠甘愿在寒风里借光蹭网学习,孩子你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第二张是一个女孩在悬崖边上上网课。

    照片中的女孩叫杨秀花,今年15岁,为了不耽误课程,她6点就起床,带上一天的干粮,爬1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来到距家4公里外的悬崖下,窝在崖壁边上课,因为只有这里才有信号!

    粗略计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悬崖边待上至少10个小时。

    杨秀花说:“我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虽然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当下来说是最好的出路。说实话,在这儿学习我也不觉得辛苦和冷。”

    孩子你看,真正爱学习、想学习的人是不会觉得学习辛苦的,因为他们知道再多的苦都会在未来变成自己前进的垫脚石。

    孩子,能舒舒服服地在家里上网课的你,其实比她们幸福多了,你不用为了一台手机、一台电脑发愁,你更不用因为没有网络发愁,你拥有良好的上课环境和条件,你凭什么抱怨上网课的苦呢?

    在朋友圈上看到这些话的你,突然间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仿佛这句话说的就是你。于是你暗暗发誓:只有努力,才能得到认可。你感觉,看到这句话就是你牛逼逆袭的开始,于是你点了个赞并且转发。

    嗯,马上就要开始努力奋斗了,看书……

    才过了15分钟,你惦记着刚刚转发的朋友圈有没有人评论,打开手机,没有人点赞也没有评论,有些失落。

    突然,朋友圈又更新了一条:“现在努力,只为有朝一日与你平起平坐!”

    你心想:哎唷,这句话说得贼棒啦!于是你热情澎湃地点了一个赞,并且发起了一个集赞做作业的活动,你要让所有人都见证你所付出的努力。

    “集够20个赞今晚做完物理作业”

    “集够30个赞今晚做完数学作业”

    ……

    接下来,你便沉浸在朋友圈的评论回复以及不断的互动当中,当你晃过神来,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小时。

    很多同学总会抱怨自己学习压力太大,尽管自己很努力,但是时间根本不够。那现在,你终于知道你的时间都去哪里了吗?你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吗?

    如果你想改变,为什么不勇敢一点承认?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在很多学霸身上,都能看到非常强的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他们能够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一以贯之地执行到底。

    然而,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问题是:计划制定之后要么束之高阁,要么三分钟热度,总之就是执行不下去。

    最后的结果是,计划定了也没用。

    所以,如何让自己的计划能够真正被执行下去才是所有问题的重点!

    什么样的目标才是高质量目标?

    一个好的目标一定包括五大要素,即:必要性、可行性、具体性、可拆解、可反馈。

    换句话说,制定任何一个目标,都要先自我反思下面几个问题:

    我的目标,真的是一定要实现的吗?

    每次制定目标的时候,都发自内心地问问自己,这个目标非实现不可吗?我想上重点高中,是真的想上,还是说说而已?还是觉得随便一个其他学校也能接受?

    首先,衡量大目标是否值得实现,是否能给现在自己带来有意义的收获,即便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代价,也值得自己为此付出努力。

    因而,必要性往往会要求目标至少比现状要更好一些,才能激励人向着目标去提升自我。进一步,要思考小目标和大方向之间有没有关系。

    比如“把英语成绩提高到110分”这个小目标和“上重点高中”这个大目标就是相关的。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应当选择和大方向关系更密切的小目标。

    很多同学,在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往往在经过理性判断并付出一些时间后,就放不下了,于是不断在活动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而且往往用牺牲精神来麻痹自己。

    必要性实际上要求制定目标的人,在不同的目标当中做出取舍和选择,衡量实现每个目标需要付出的代价,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集中在最有价值的目标上。

    我的目标,在努力后有可能实现吗?

    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毫无任何意义,反正也实现不了。甚至在进入执行阶段后,就会成为不去努力的托词。

    目标不是为了制定而制定的, 一个无法完成的目标没有任何意义。而一个不重视自己目标的人,也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的目标,是不是只是一种可能性?

    好的目标首先要具体到让自己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附加选择,因为目标不等于可能性。

    一个目标越是具体,越容易围绕这个目标制定出高效的计划,也越容易激发出实现目标的动力和上进心。在思考目标的过程中进行得越深入、越全面、越具体,本身也是在反思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思考自己内心的渴望和恐惧。

    比如“提高英语成绩”作为目标,那提高1分也是提高,提高10分也是提高,这完全不如每天一篇完型阅读来的实际。

    一个不够具体的目标缺乏一个清晰的边界。进一步说,在模糊化目标的同时给自己太多的退缩的借口。

    我的目标,能不能分步去完成?

    一个大的目标应当能拆解成几个可衡量的小目标。

    比如从“考上重点高中”这个大目标当中,分解出“英语要上140”这个大目标,再往下分解出“提升单词量”、“提高英语听音辨音能力”、“掌握考试中的语法现象”、“减少阅读失分”、“减少完形失分”等一系列更加细化的子目标。

    再将每一个子目标变成可衡量的小目标。

    比如“提升单词量”就可以往下拆解成“在年底前熟背1600词”和“中考前拓展额外词汇量达到3000词”等一系列可量化的小目标。

    我的目标,有没有一个客观的进度条?

    目标在从开始执行到最终实现的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应当能够检验自己目标完成的进度和成效。

    比如“初三上学期熟背1600词”,就可以平摊到每月、每周甚至每一天,每天制定一个背单词计划。

    一个可反馈的目标使得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可以检验自己阶段性的目标是否得到完成。而每个小目标的完成都是在给自己一个正向激励,了解完成目标的进度。

    一个可反馈的目标,不但保证了执行的效率,也能够在懈怠时给自己压力,督促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

    了解了什么样的目标是可执行的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当你制定了这样一个目标之后,你要怎么把它落地,也就是坚持完成它。

    执行计划的不同阶段应该怎么做?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的作者古川武士把培养习惯的过程分为 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要想成功完成一项长期的计划,养成自律,关键就在于如何度过这三大阶段。

    即是培养行为习惯的三个关键性阶段(以30天为例):

    反抗期:困难重重,很想放弃(第1天~第7天)

    不稳定期:容易被环境所影响(第8天~第21天)

    倦怠期:提不起劲,感到厌烦(第22天~第30天)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之后,就可以轻松度过这三个阶段。

    反抗期

    从开始行动的第1天到第7天,可以划分为第一个阶段。前面两天最容易让人兴奋,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做起事来往往很高效。但是到了第三、第四天,就开始觉得没劲了。

    书中提供了一个数据,在挑战新习惯的商业人士中,有42%的人在七天之内失败了。反抗期困难重重,怎样才能平稳度过呢?这里有两个对策:

    (1) 从婴儿学步开始。小宝宝学走路的时候,迈的步子是很小的,我们开始一项新习惯的时候,也要走小步。从小地方开始,这样才能学得快,走得稳。比如你想养成每天写文章的习惯,一开始的时候不急着要求自己写800字,可以先从一句话开始写起。

    如果你因为害怕而不敢行动,或者因为嫌麻烦而坚持不下去,那就 从最细小的地方入手,把行动压力降到最小,比如阅读20页书、背15个单词等等。

    设定最容易执行的门槛,你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最初的7天了。

    (2) 留下小脚印。当你按照第一步设定符合自己的“婴儿学步”之后,接下来就是简单记录完成的情况,完成的那天“打钩”,未完成的那天“打叉”。

    像这样,把要记录的内容减到最少,就不会觉得麻烦。通过持续记录,可以让你从已执行任务中获得成就感,以及反省偷懒的原因。

    不稳定期

    第8天到第21天是第二阶段,在这期间我们容易受到影响,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婴儿学步”,行动难度逐渐增强到我们原本要求的程度。

    比如你过去7天每天写一句话,那接下来十几天,要慢慢提高到800字了。

    难度增大了,怎么办呢?这个阶段也有三个对策:

    (1) 行为模式化。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变成固定的模式,即固定时间、地点和做法。行为模式化之后,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去做事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2) 设定例外规则。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可能当你有一天学习量特别大,身体又不舒服的时候,就没法写800字了。

    因为突发情况中断行动,也会让人产生无力感和自责。因此,设定“例外规则”,当你生病或者加班很晚才回来的时候,允许自己只写一行字或者简单记录一下想法。

    这个例外不是放纵自己,而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让计划保持弹性。

    (3) 设定持续开关。“持续开关”是能激励你继续往下做的小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糖果型开关,能让你产生快感,比如奖励自己某个东西;一类是处罚型开关,让你产生危机感,比如罚自己不能吃最喜欢的食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奖励还是处罚。

    倦怠期

    第22天到第30天是最后一个阶段,容易让人感到倦怠,因为可能会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或者因为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觉得“好烦躁”,“好无聊”。

    在倦怠期,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度过最后的难关。

    (1) 添加变化。一成不变的生活会消磨掉人的激情,然后寻找各种借口放弃行动。

    所以,我们需要花点心思寻求变化。比如换一些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尝试做一些思维导图之类;如果你想培养跑步的习惯,在这个时期就可以更换跑步路线。

    变化,可以让你以崭新的心情重新出发,告别单调的生活。

    (2) 计划下一项习惯。当你把一个习惯完成到80%,也就是进入倦怠期的时候,如果开始制定下一个习惯,不仅会提高现阶段的行动力,也能够以崭新的心情投入新的学习项目中,一举两得。

    【版权说明】 综合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